椒房之喜
日子在一种微妙的紧绷中滑入腊月。年关将近,宫里渐渐染上节庆的喧闹,各宫开始筹备过年事宜,往来送礼的宫人也愈发频繁,暂时掩盖了水面下的暗流涌动。
承乾宫经过一番悄无声息的梳理,留下的宫人愈发谨慎忠心,如同铁桶一般。昭华每日里除了向太后、皇后请安,便是闭门不出,偶尔康熙来用膳或召见,她也依旧从容应对,只是那份谨慎已刻入骨髓,恩宠之下,不见半分得意。
这日清晨请安,从慈宁宫出来,天色灰蒙蒙的,似又要下雪。贵妃钮祜禄氏与惠妃、宜妃同行,笑着邀约:“眼看要过年了,***暖阁里的水仙开得正好,几位妹妹若无事,不如同去赏玩品茗,也松快松快?”
几人自是应允。钮祜禄氏目光转向一旁正欲上暖轿的昭华,笑容愈发和煦:“宸妹妹也一同来吧?入宫这些时日,姐妹们还未好生说说话呢。”
昭华脚步微顿。她心知这绝非简单的品茗赏花,但若推拒,反倒显得不合群,落了人口实。她微微一笑,应道:“贵妃姐姐相邀,本宫自然答应。”
暖阁里地龙烧得极暖,水仙香气馥郁,混着茶香与各色点心甜腻的味道。几位妃嫔围坐说笑,言谈间多是衣裳首饰、宫中趣闻,气氛看似融洽。
品过一轮茶,宜妃拿起一块梅花状的点心,笑道:“这鹅油卷做得越发精巧了,甜而不腻。皇贵妃妹妹尝尝?”说着,便示意宫女将碟子递到昭华面前。
那宫女端着碟子近前,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,一个趔趄,整碟点心眼看就要翻扣在昭华身上!电光火石间,侍立在昭华身后的兰蕙眼疾手快,一把扶住那宫女的手臂,稳住了碟子,只是几粒芝麻溅到了昭华袖口上。
“奴婢该死!奴婢该死!”那宫女吓得魂飞魄散,跪地连连磕头。
暖阁内瞬间安静下来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昭华身上。
钮祜禄氏柳眉倒竖,呵斥道:“毛手毛脚的奴才!惊扰了宸皇贵妃,还不拖下去掌嘴!”
“贵妃姐姐息怒。”昭华开口,声音平静无波。她拿起绢帕,慢慢擦拭着袖口的芝麻碎屑,动作优雅不见丝毫慌乱,“不过是无心之失,年节下,何必动气。起来吧,下次当差仔细些便是。”
那宫女如蒙大赦,连滚爬带地谢恩退下。
宜妃忙打圆场:“还是宸妹妹大度。快尝尝这茶,今年新进的洞庭碧螺春,皇上才赏下来的。”
昭华端起茶盏,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方才那宫女站立的位置,地毯平整,并无任何凸起绊脚之物。她心下冷笑,面上却依旧噙着淡笑,与众人品评起茶叶来。
又坐了一炷香时间,昭华便借口宫中尚有事务,起身告辞。
回到承乾宫,卸下大氅,兰蕙立刻低声道:“娘娘,方才……”
“本宫知道。”昭华打断她,眼神微冷,“不是冲人,就是冲着这身衣裳来的。”今***穿的是一件新制的鹅***云缎衬衣,绣着缠枝牡丹,鲜亮打眼。若被油污糟蹋了,虽非大事,但在众人面前失仪,总归落个话柄。
“去查查那个宫女。”昭华吩咐,“不必声张。”
“是。”
然而,未等兰蕙查出结果,另一件事却猝不及防地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。
次日起床,昭华便觉身子有些懒懒的,对着早膳也没甚胃口,只用了半碗清粥便搁了筷子。兰蕙只当时昨夜未曾睡好,并未在意。
及至去给太后请安,闻到殿内浓郁的檀香混合着其他妃嫔身上的香粉气,昭华忽觉一阵恶心烦厌,强忍着才没有失态,脸色却微微发白。
太后瞧出她不适,关切道:“宸妃脸色不大好,可是身子不适?传太医来看看吧。”
昭华勉强笑道:“谢太后关怀,许是昨夜贪看雪景,受了些风寒,不碍事的。”
回到承乾宫,那不适感却愈发强烈,竟干呕起来。兰蕙这才慌了神,一面伺候着漱口,一面急道:“娘娘,这可不是小事,必得传太医了!”
昭华靠在软枕上,***闷堵的胸口,心中忽地划过一丝极微弱的念头,心跳不由漏了一拍。她深吸一口气,稳住心神:“去,悄悄请当值的太医来,莫要惊动太多人。”
来的是一位姓林的太医,年约五旬,神色沉稳。他仔细请了脉,片刻后,脸上露出恭敬又欣喜的笑容,退后一步,躬身行礼:“恭喜皇贵妃娘娘,贺喜娘娘!娘娘这是喜脉啊!依脉象看,已近两月,胎气稳健,只是初期有些气血波动,方才引得不适。”
话音落下,内殿一片寂静。兰蕙先是一愣,随即喜上眉梢,几乎要欢呼出声,强自忍住。
昭华放在膝上的手微微收紧,指尖陷入柔软的衣料。虽有预感,但真正确认时,一股巨大的、难以言喻的暖流与沉重感同时席卷而来。孩子……她竟真的有了身孕。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。
她迅速收敛心神,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林太医,此事暂且不必张扬。本宫胎像未稳,不想劳动太后和皇上忧心。你可明白?”
林太医在宫中多年,自是深知利害,立刻道:“微臣明白。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娘娘安胎。今日脉案,只记‘肝胃不和,调养即可’。”
“有劳太医。”昭华示意兰蕙看赏,“往后还请太医多多费心。”
送走太医,兰蕙关上门,激动地跪在榻前:“小姐!这是天大的喜事啊!”
昭华***小腹,那里尚且平坦,却已孕育着一个崭新的生命。喜悦是真实的,但更多的却是警惕。“喜事,也是靶子。”她低声道,“从今日起,承乾宫上下,饮食起居,一应物事,皆要加倍仔细。你亲自盯着,绝不可假手他人。”
“奴婢知道!奴婢拼死也会护住小姐和小主子!”兰蕙重重磕头,眼中已含了泪光。
消息终究是瞒不住的。尤其康熙对承乾宫格外关注,林太医的脉案虽写得隐晦,但皇帝自有渠道。当晚,圣驾便临幸承乾宫。
康熙踏入殿门时,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喜色与急切,甚至免了昭华的礼,亲自扶她起身:“果真?朕听梁九功说,你身子不适,传了太医?”
昭华垂眸,脸上适当地飞起一抹红晕,轻声道:“回皇上,林太医请脉说……已近两月了。”
“好!好!好!”康熙龙颜大悦,连说三个好字,握着她的手,“苍天佑我大清,祖宗保佑!昭华,你为朕立了大功!”
他兴致极高,仔细问了太医的嘱咐,又吩咐梁九功将库房里上好的血燕、阿胶、人参尽数送来,增派经验老成的嬷嬷和太医日夜轮值请脉,务必确保皇贵妃母子平安。
恩赏如流水般涌入承乾宫,帝王喜悦之情,溢于言表。
翌日,皇贵妃有孕的消息便如长了翅膀般传遍六宫。
慈宁宫、翊坤宫等处一时间送来了厚礼,太后更是亲自来看望,叮嘱良久。各宫妃嫔前来道贺,无论真心假意,面上皆是笑容满面,说着吉祥话。
贵妃钮祜禄氏带着厚礼而来,拉着昭华的手,笑容无比亲热:“真是天大的喜事!妹妹好福气,定能一举得男,为皇上延育龙嗣。可要仔细身子,有什么想吃的、缺的,尽管告诉本宫。”
昭华微笑应对,感谢诸位姐姐关怀,态度一如既往的谦和,却比往日更多了几分不易接近的疏离与谨慎。她能清晰地感受到,那些笑容之下,嫉妒与算计正在疯狂滋长。
承乾宫的门庭再次热闹起来,但这一次,昭华却下令宫门守得更紧,所有外来饮食、香料、织物一律不得入内,所有赏赐之物皆由兰蕙带着心腹宫女仔细查验后方才入库。
夜深人静时,她常独自***小腹,望着窗外沉寂的宫殿。这里有她和康熙血脉相连的结晶,是她未来的依靠,却也成了无数明枪暗箭的目标。
恩宠因这身孕而更盛,但风险也呈倍增长。她深吸一口气,目光坚定如寒星。
无论如何,她必须护住这个孩子。
这是额娘的责任,也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役。真正的风波,现在才刚要开始。
小说《家族封无可封后,我入宫为妃》 第4章 试读结束。